CD11c靶向肽
2025/7/23 11:40:26
用于向树突状细胞(DC)递送治疗药物以进行免疫治疗的微粒系统近来备受关注。然而,有关优化针对DC的微粒递送系统的报告却很少,尤其是在以非激活方式向DC递送有效载荷的情况下。在此,我们研究了以非刺激性方式使用聚(D-乳酸-共-乙醇酸)微粒(MPs)靶向DC,并在体外和体内评估其效果。我们通过在表面固定DC受体靶向分子——抗体(抗CD11c、抗DEC-205)或肽(P-D2、RGD)来修饰MPs,其中抗CD11c抗体、P-D2和RGD肽靶向整合素,抗DEC-205抗体靶向C型凝集素受体DEC-205。我们的结果表明,经过修饰的MPs既无毒性也不激活细胞,并且在体外,抗DEC-205抗体、抗CD11c抗体和P-D2肽修饰均能提高DC对MPs的摄取。P-D2肽修饰的MPs在体外显著提高了DC在即时和延迟时间点的抗原呈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用P-D2肽和抗CD11c抗体对MP进行功能化处理,提高了体内DC和MΦ对MP的转运速率和程度,其中P-D2肽修饰的MP转运效果最佳。这项工作为设计诸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疫苗等非激活型聚合物微粒应用提供了信息。
内吞受体DEC-205(CD205)是用于非激活树突状细胞(DC)靶向的潜在候选受体之一。DEC-205是一种整合膜蛋白,在淋巴组织中对免疫和耐受至关重要的DC表面高度表达。它是C型凝集素家族的一员,可结合碳水化合物并介导内吞作用。通过DEC-205抗体和单链片段可变体(scFv)靶向DC已投入大量研究。Bonifaz等人表明,针对该受体的蛋白质可使抗原呈递提高100倍。此外,DEC-205靶向与DC在体外以及动物模型中诱导耐受的能力有关。因此,如果目标是开发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DC靶向MP疫苗,那么未成熟DC可能通过DEC-205受体的靶向而沿耐受性途径被激活。另一个在DC表面大量存在的表面受体,为DC靶向提供了合理选择,即CD11c表面分子。CD11c/CD18蛋白是仅由白细胞表达的β2整合素家族的一部分,尤其是髓样DC。通过CD11c抗体靶向树突状细胞(DCs)已被证明能增强小鼠的体液反应。除了使用抗体外,还可以通过CD11c表面受体的受体结合肽实现对DC的特异性靶向。P-D2肽源自细胞间黏附分子4(ICAM-4)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2。β2整合素家族的所有四个成员对ICAM-4都有很强的结合亲和力,ICAM-4已被证明参与红细胞吞噬作用——这一过程被认为与自我识别和免疫稳态有关。虽然我们不知道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P-D2肽能增强DC吞噬作用,但Ihanus等人的阻断研究突出了P-D2肽对CD11c的高亲和力,并促使对其在MP靶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使用靶向肽的好处在于,与完整抗体不同,它不会与引发炎症的Fc受体结合,并且生产成本低于抗体。
单字母 H2N-VTLTYEFAAGPRD-OH
名称:P-D2
多字母 H2N-Val-Thr-Leu-Thr-Tyr-Glu-Phe-Ala-Ala-Gly-Pro-Arg-Asp-OH
氨基酸个数 13
分子式 C65H98N16O21
平均分子量(MW) 1439.57
参考文献: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12.06.049